|
|
目前您在網(wǎng)站的位置:首頁-> 新聞中心->> 詳細內容 |
|
|
|
湖州師專遷建20周年座談會舉行——陳有生回憶“開工后沒有休息一天” |
發(fā)布時間:2017-5-25 13:33:07 作者: 來源: |
|
|
4月20日,湖州師范學院舉行了湖州師專遷建20周年座談會。會議邀請了多位親歷過湖州師專遷建的歷史見證人,大家回憶了當年遷建時的故事,分享了20年來學校發(fā)展的成果。集團公司總經(jīng)濟師陳有生參加了座談。
1997年7月,湖州師專完成整體搬遷,并于1999年與湖州師范學校、湖州教師進修學校合并成立湖州師范學院。20年間,校園從當初260畝的西校區(qū)拓展成今天占地面積1600畝的中、東、西三大校區(qū),學生人數(shù)從1997年的1755人增長到現(xiàn)在的18000余人,昔日的湖州師專正朝著建設湖州師范大學的目標邁進。
當年湖州師專新校區(qū)教學實驗樓的項目經(jīng)理陳有生作為師院遷建工程的親歷者、見證人,回憶說:20年前,我還是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。我負責過的很多項目,現(xiàn)在都不復存在了。但每次我來到師院,看到20年前建的樓還是如初的樣子,自豪感便油然而生,我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師專新校區(qū)。師專遷建項目就像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(zhàn)斗,是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與時間賽跑。當時我在市建筑安裝工程總公司工作,負責教學實驗樓的建設施工管理。這棟樓建筑面積18000多平方米,是最大的一個項目。1996年5月15日打下第一根樁后,我再也沒有休息過。工程一開工就遇到了打樁方面的困難。我每天都把現(xiàn)場施工的實際情況記在圖紙上,晚上下班后就拿著圖紙到設計負責人家里探討,邊探討邊修改邊施工。6月的江南,陰晴不定。工地積水、土地濕滑,打樁和挖土機械難以正常作業(yè)。我們提出了“大雨停工,小雨不停,晴天猛干”,天氣稍微轉好后邊排水邊打樁?崾顣r節(jié),我們又堅持“早上班,晚下班”,早上6點開工,晚上10點下班。天氣晴好的日子,晚上開燈繼續(xù)作業(yè),追趕進度。工程如期完成,經(jīng)由市城鄉(xiāng)建委、市質監(jiān)站、中房集團湖州房地產(chǎn)開發(fā)公司、市建總公司等組成的驗評小組測算評審,最終工程合格率達100﹪,建筑面積優(yōu)良率達75﹪以上。教學實驗樓還獲得了市級“飛英杯”和省級“錢江杯”優(yōu)質工程獎。我個人還榮獲了師專遷建一等功,胸口掛上了大紅花。
14個月要完成正常三年的工期,和陳有生一樣,當年的1000多名工人都住在工地上,白天接著晚上干,沒有假期、沒有休息天。那是一個干事業(yè)的年代。條件這么艱苦、困難這么多,大家還自我加壓。西校區(qū)的教學樓、行政樓的地板水磨石工作非常枯燥,工期長、要求高、回報低,需要工人一遍一遍地打磨。工期這么緊,工程質量卻很好,后來拿了質量獎。
當年,還在工地上創(chuàng)辦了一所民工政治學校,這是全國首創(chuàng)。由師專的師生每周幫著民工們出一期黑板報,給他們去放電影,組織慰問演出,想方設法幫工人朋友們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(tài)。 1996年除夕夜,遷建工地上也沒有停工,工人們照樣頂著刺骨寒風加時作業(yè)。一天的勞作之后,每個工人從工地食堂領到了一份豐盛的晚餐:1/4只雞、4只醬煨蛋、一塊紅燒肉和一條酥魚。這是民工政治學校為工人學員送去的年夜飯,感謝他們的付出……
20多年前,湖州建工的員工為師專遷建嘔心瀝血,回憶里夾雜著熱淚和汗水的味道;20多年后,湖州建工重拾緬懷這段歷史,不忘初心,更應踏歌前行。
圖為當年建成的湖州師專實景(公司資料圖片)
|
|
|
|
|
|
|